山东寿光丽林农业科技网
佛教修炼
首页 > 佛教修炼 > 浏览文章

七种礼佛法

(编辑:真实不虚 日期:2018年03月19日 浏览: 加入收藏 )


(一)我慢礼
  有人虽然是拜佛,但我相不除,却是拜的不天然,总觉得:"我拜佛做什么呢?我何必拜他呢?"叩首叩的很勉强,或者看见他人拜,而我不拜,觉得不好意思,所以我也跟着拜,内心却想:"这是迷信,叩首有什么用?"这都是因我相未空,还有我慢存在.

(二)求名礼
  听到许多人歌颂说某某人拜佛,又诵经,又拜忏,真是勤奋修行了.听到人家歌颂那个修行人,于是乎,他也想得到修行的名,而拜佛拜忏.他虽然也随喜,但他不是真的为拜佛而是为拜名求名的.既不是为信,也不是为不信而拜,而是看见人拜佛受到供养、恭敬和歌颂.

(三)身心唱和礼
  看见人拜,我也拜,人叩首,我也叩首,身心随人而转,人怎拜,我也怎拜,不管拜佛有益处,或是没有益处,也不管是正信,或是迷信,他又没有求名心,只是随着人做,如许礼拜佛也没有什么功,也没有什么过,平寻常常而已.

(四)智净礼
  什么叫智净礼?智是伶俐,净是清净;以真正的伶俐清净本身的身心.这是有伶俐的人拜佛的技术,清净本身的身、口、意三业.你拜佛时,身不会去犯杀盗淫,所以身业清净.你拜佛时,也没有贪心、痴心和嗔心,只有一个恭恭敬敬的拜佛心,所以意业也清净.你拜佛时,念佛名号,或是持诵经咒,也不犯猗语、恶口、两舌和妄言四恶,故口业也清净.身口意三业清净,这便是智者以真正伶俐来拜佛,谓之智净礼.

(五)遍入法界礼
  拜佛时,要观想我身虽未成佛,然而心性却是充满法界.如今于一位佛前拜佛,同时亦遍礼法界统统诸佛.不是单单拜一位佛,而是在每一尊佛前,皆有我的化身顶礼叩首,同时在供养诸佛菩萨.所谓“统统唯心造",你这个心是周遍法界,这种礼也是周遍法界的,你这种修行也是周遍法界.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法界之内,身尽虚空遍法界,你所行的恭敬礼,尽虚空遍法界,你所得的功德,也是尽虚空遍法界.

(六)正观修行至诚礼
  正观是埋头其心,来观想拜佛.拜一佛就是拜法界佛,拜法界佛也是拜一佛.因十方三世佛,是共统一法身,所谓"佛佛道同",我们要埋头其心来观想拜佛.修行不要打贪图,不要身在拜佛,而心却跑到电影院去,或跑到马场去,又或跑到舞蹈场、酒吧等.总而言之,不用买票就各处跑,突然而天,突然而地,偶然跑到纽约去了,不知怎样又跑回三藩市,他本身以为有了神通,其实连鬼通都没有,这只是贪图.拜佛时打贪图,谓之邪观.正观修行,就是不打贪图,拜佛就是同心专心拜佛,心不二用.拜佛时,不打其他贪图,谓之"正观修行至诚礼".这种修行,你拜一佛赛过你拜百万万佛,也赛过其他打贪图拜佛的人拜百万万拜这么多.所以修行要得其门而入,你要知道法门.你若不知其法门,虽是一样拜佛,人家是拜佛,而你拜佛却是打着贪图:"等一下拜完佛,便去饮咖啡,饮酒."你如许便不是正观修行至诚礼,这不会有功德的.

(七)实相平等礼
  实相礼是礼而不礼.有人说:"既然礼而不礼,那我不拜佛便是拜佛啦!"不是这么说.你虽然拜佛,而不著拜佛之相,.并不是你不拜佛就是拜佛,如许就变成狂妄了.这类人是不可救药.为什么?由于他那种执著相,太愚痴了.实相平等礼,是平等礼拜三宝,恭敬佛法僧,没有分别的拜,一念不生,一念不灭,这就是不生不灭的实相平等.所谓"一念不生全表现",你真能拜佛,拜到一念不生,拜到无人、无我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你便和法界合为一体.那时十方世界现全身.你这个身体虽然在这里,却是与法界那么大,也就是实相,实相无相.你那个身也就是法界,法界也就是你的身,这就是实相无相.你看这妙不妙?曩昔你的身只有须弥山那么点大,须弥山在法界里,好象法界里一点微尘那么大而已,不要以为须弥山有多大.但如今须弥山,却在你的法身里,你把须弥山包含着,你看这妙不妙?所以宇宙统统万物没有不在你自性内包着,这是一种实相平等,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.你若能拜佛拜到这种境界上,这个妙处还有说的完吗?是说不完的!
摘自宣化上人<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&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>

 

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: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网友评论:
 本文共有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