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寿光丽林农业科技网
药师经
首页 > 药师经 > 浏览文章

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--宣化上人(二)

(编辑:shucai 日期:2018年03月25日 浏览: 加入收藏 )

 「无量大众,恭敬围绕,而为说法」:那么这时候,有数不过来这么多的法会大众,恭敬围绕着薄伽梵。而为说法,佛为这个法会大众来说法,以及未来的众生说法。

 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。承佛威神。从座而起。偏袒一肩。右膝着地。向薄伽梵。曲躬合掌。白言。世尊。惟愿演说。如是相类。诸佛名号。及本大愿。殊胜功德。令诸闻者。业障消除。为欲利乐。像法转时。诸有情故。

  「尔时」:就是当尔之时,「曼殊室利」:就是文殊师利,「法王子」:因为佛为法王,菩萨为法王子,尤其文殊师利菩萨是等觉菩萨,很快就可以成佛了,所以叫法王子——法王之子。「承佛威神」:他仰承着十方诸佛的大威神力,「从座而起」:从他自己的座位就站起来了。

  「偏袒一肩」:也就是偏袒右肩,不是偏袒左肩。为什么偏袒右肩呢?第一,这是印度的一个风俗,因为天气热,把这个右边的肩背露出来,没有那么热了,可以调解这种热气,这是自己身上的气温调解。第二,偏袒右肩,这表示恭敬——恭敬佛,这是一种礼仪,用身心来恭敬,所以偏袒右肩;随顺世俗而求出世法,表示恭敬。所以这个是真不离俗,俗不离真;真不碍俗,俗不碍真,这样互相尊敬,所以文殊师利就偏袒右肩。

  「右膝着地」:右边这个膝盖就跪到地下,「向薄伽梵」:向佛、世尊,「曲躬合掌」:曲躬就是把头低一点,那么合起掌来,这都是表示身心恭敬,三业清净。「白言,世尊」:白言就是对佛说了。

  「惟愿演说,如是相类」:说我们现在法会大众都是一条心,这一条心有个愿望,就是希望佛演说如是相、如是类,就像这样的相,也和这个相类的道理。什么呢?就是「诸佛名号」:所有十方诸佛的名号,以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;「及本大愿」:说本来在往昔所发的大愿,是什么样子?「殊胜功德」:他行菩萨道的时候,怎么样修行的,才能积聚像这样子的殊胜功德?「令诸闻者,业障消除」:能使令听见他这个愿力的和他的功德的,即刻借着这种功德愿力的力量,业障也消除了,恢复清净了!

  「为欲利乐,像法转时,诸有情故」:为着就是想要令一切众生都得到利益,得到快乐,而不忧愁,没有损害。像法转时,在将来像法的时代,人都注重修庙,而不注重修道,那么庙里也只剩一个空佛像,那个时候真正修道的人很少。诸有情故,利益在像法时代所有的众生,有情就是一切的众生。有血有气的,这就叫有情众生;无血无气的,好象那一些植物,就是无情的众生。那么这是文殊师利请佛来为大众说法,为我们这个末法时代、像法时代的人请法。

  尔时世尊。赞曼殊室利童子言。善哉善哉。曼殊室利。汝以大悲。劝请我说。诸佛名号。本愿功德。为拔业障。所缠有情。利益安乐。像法转时。诸有情故。汝今谛听。极善思惟。当为汝说。曼殊室利言。唯然愿说。我等乐闻。

  「尔时世尊,赞曼殊室利童子言」:这个时候,佛就赞叹文殊师利童子言。这位菩萨是童真入道,行菩萨道,修菩萨道,所以成为菩萨中的上首。那么佛在这时候就赞叹他说了,「善哉善哉。曼殊室利」:你这位菩萨是真好,你这位菩萨好极了!为什么我赞叹说你好呢?

  因为「汝以大悲,劝请我说」:说是你用你这个大慈悲心,慈运无缘,这个有缘、没有缘的众生,你现在都为众生来请法,用这个大悲济度一切众生的思想,来劝请我给大家说「诸佛名号。本愿功德」:诸佛的名号和诸佛本愿的功德。

  「为拔业障,所缠有情」:为了要拔济,把这个有业障的,从这个三恶道,从这个苦海里头,把他们拉出来,救出来,拔度出来;他们的业障缠缚他们,令他们不自由,这一切的有情,你为他们来请法,「利益安乐」:令他们得到利益,得到这个安乐,没有烦恼了。「像法转时」:等到那个像法时代,「诸有情故」:你要利益像法时代所有的有情。

  「汝今谛听」:说你现在要审视而听,你就很注意的,不可以那么很随便的,「极善思惟」:极就是到极点了,你好好地想一想,想到那个最极处。「当为汝说」:说我现在当为汝说,我可以给你说一说这个法门。

  「曼殊室利言」:那么佛对文殊师利这么样讲,文殊师利又答复,就说了,说「唯」:说「好!」就答应好、是、yes。「然」:是这样子。「愿说」:我愿意佛发大慈悲,为我等说,「我等乐闻」:说我们这一切的众生,现在都愿意听如来说这种的法门。

  佛告曼殊室利。东方去此。过十殑伽沙等佛土。有世界名净琉璃。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。应正等觉。明行圆满。善逝。世间解。无上士。调御丈夫。天人师。佛。薄伽梵。曼殊室利。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。本行菩萨道时。发十二大愿。令诸有情。所求皆得。

  「佛告曼殊室利:东方去此,过十殑伽沙」:佛告诉文殊师利,说是:「我现在告诉你,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向东方走,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要经过十殑伽沙。」这一个殑伽沙,也就是恒河沙,比恒河沙更多。「等」:比十个殑伽沙那么多的还更多,也或者和那个相等,或者更多一点。「佛土」:这么多的佛国土。「有世界名净琉璃」:其中就有一个世界,这个世界叫什么名字呢?就叫净琉璃世界,它清净犹如琉璃一样,这个世界是透明体的,这个地都是琉璃为地。

  「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」:这一位佛的名号就叫药师琉璃光如来,那么他这十号也和其他佛的十号是一样的。「应正等觉、明行圆满」:他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,他修行和智慧都达到圆满了;「善逝、世间解」:他是世界最有智慧的人,世间人所不能解的,他都能解;「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」:也是无上士,也是调御丈夫;「天人师」:也是天人的师表;也是「佛、薄伽梵」:薄伽梵也就是世尊。

  「曼殊室利,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,本行菩萨道时」:他在因地,这个本就是他因地还没有成佛的那时候,修行菩萨道的时候,「发十二大愿」:他曾经发过十二种的大愿,所以我们修道的人,都应该要发真正的愿,发真正的、内心发出来的大愿大力,来照着这个愿力去实行。

  那么药师琉璃光如来发这十二个大愿,他就「令诸有情」:能使令一切所有的有情,「所求皆得」:我们现在修行是比较容易,释迦牟尼佛修成佛,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,每一个阿僧祇劫就是无量数,经过三个大的无量数这么长的时间,然后才成佛了。药师琉璃光如来修行,在行菩萨道的时候,也是经过很多的阿僧祇劫,然后才成佛了。可是我们现在借着诸佛所发的愿力,借着佛给我们留下的遗产,留下的这个佛法,佛的三藏十二部,是佛给我们佛子留下的遗产。我们是不是能承受这个遗产?就看我们是不是想真做一个真正的佛子。我们想真做一个佛子,我们就可以承受佛无上的这种法宝的遗产;我们如果功德不够,不想做一个真正的佛子,那就不能承受这种无上的法宝、这种的遗产了。

  那么药师琉璃光如来,发这十二大愿,所以我们一切的有情,所求皆得。你看!你就从这一句「所求皆得」,无论你求什么,都会满你的志愿,令你遂心满愿,令你很快成佛。这是过去诸佛所发的愿力,我们就用力少而成功高,用的力量没有那么多,我们成的果位是很高的。所以各位遇到这样的佛法,赶快地勇猛精进,要生大欢喜心,得到法喜充满。

  第一大愿。愿我来世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。自身光明。炽然照耀。无量无数无边世界。以三十二大丈夫相。八十随形。庄严其身。令一切有情。如我无异。

  无论哪一位佛,哪一位菩萨,在过去生都是发过无量无边那么多的大愿,来利益众生,来成就众生,所以到成佛的时候,他的愿力实现了,十方众生就都被他这个愿力所摄持。愿力就好象吸铁石似的,众生就好象铁似的,他这个愿力大,这个吸铁石的力量也大,无论你十方有多少的众生,怎么重的业障,也都被他这个愿力给吸去了。那么众生也和他特别地有缘,因为他愿意帮助众生;众生虽然自己是无明遮盖着,那个灵知灵觉的地方还是知道的。

  药王菩萨过去焚身供佛,把自己身体烧了来供佛,就有这样的牺牲性;我们不要说烧全身,就烧一个手指头,也舍不得。


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: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网友评论:
 本文共有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