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--宣化上人(二)(3)
第四大愿。愿我来世得菩提时。若诸有情。行邪道者。悉令安住菩提道中。若行声闻独觉乘者。皆以大乘而安立之。
「第四大愿」: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道发十二大愿,这第四愿,他是愿所有的众生都舍邪归正,反迷归觉,离苦得乐;那么愿意修小乘的人,都回小向大,发真正的菩提心,将来成就佛果,所以他才说第四个愿,说是「愿我来世」:他说现在我是没有成佛,那么将来等我成佛的时候,得到正等正觉这菩提果位的时候,「若诸有情」:有情就是所有一切众生。所有众生正知正见的人很少,那么邪知邪见的人多。你若讲说正法,很少人明白,能接受,去实行。可是你若说一些个旁门左道的法,或者什么秘密法,或者走捷径的法,这个人就都发狂了,想要去学这种的法。这为什么呢?就因为人这个邪知邪见太深,正知正见可以说是少,所以就说这一切的有情,「行邪道者」:他修一些个外道法,不求正法,也就是所谓学那个落降头,或者学那个给人下蛊,或者玩那个碟仙,或者又是扶鸾,啊!这样人就相信了,你若正式给他们讲经说法呢?他们听着也觉得没有什么大意思。你若弄出一点邪门来,邪里邪气的,或者持言祸福,说:「你又有什么灾难了,有什么危险了,你现在要如何如何,才能免去你的灾难!」这个人就相信了。你若给他讲正式的佛法,他就不愿意听,所以这就叫行邪道者。
「悉令安住菩提道中」:虽然他们是行邪道的,可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尽量设这个方便法门,令这个人反迷归觉,舍邪归正,了生脱死,发大菩提心,所以安住在这个菩提道里边。安住就是舍邪归正了,再不去想旁门左道了,安住在这个觉道里边。觉道是什么呢?觉道就是人的一个智慧。你能有智慧,就会行正法;你没有智慧—— 愚痴,就要行小道、旁门外道了。所以现在由旁门外道,返回来到真正的佛教里边,这叫安住菩提道场。
「若行声闻独觉乘者」:若修行声闻,声闻就是修四谛法的,修苦、集、灭、道这四谛。独觉呢?就是修十二因缘。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、行缘识、识缘名色、名色缘六入、六入缘触、触缘受、受缘爱、爱缘取、取缘有、有缘生、生缘老死。所有的众生都是由这个十二因缘而生,所以也由这个十二因缘而灭;这也就是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若能了悟这个十二因缘就反迷归觉了,回小向大了;回小向大就是修六度法门。
十二因缘,我们人怎么样生的呢?就是从无明生的,就是糊糊涂涂就生出来了,这叫一个无明。这个无明就是烦恼的一个根本,也是生死的一个根本,也是所有麻烦的一个根本,也是所有问题的一个根本。修是修什么呢?就要破无明,这个无明就是你做出的事情还不明白,糊里糊涂就做了;做了也不了解,不了解还要做,这就是无明。这一切一切你不明白的问题,都是无明,都是这个无明在那儿支配着你,令你这么颠颠倒倒,迷迷糊糊,醉生梦死,贪着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都是这个无明在那儿捣乱。
因为有无明,然后就发之于行为,就有了行为了,就要去做去。做什么呢?做你所不明白的事情。你明白只是一点点,而不是完全明白,所以就要去做了。有了行为,然后这就有了痕迹,有了事实,落到事相了!因为你有行,所以有事相了。有了相,然后就有了名了。
行的时候,那个分别心还没有生出来;你看你行完了之后,就有了识了,就有分别心了,有了知识了。有了分别,人相、我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就都出来了。那么这个识,是个意识,意识就是那个地方有了作用了;有作用,然后就有了名色,可以说出这是个什么;有了名色了,然后就有了全体了;有了全体,就有六入了。这六入,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一个体相,他那个体相就生出来了。
体相一生出来了,和外边的物质就有接触,所以就有了触了。有触,然后就有领受了;有领受,就分别好的触和不好的触,欢喜的和不欢喜的。于是乎这不欢喜的就不要了,欢喜的就生出一种爱心了。所以说触缘受,受缘爱;受就生出爱心来了,这都是有一连串的关系。
有了爱心,就想把它取为己有,做为我自己的了。有了有,就又有了来生;有了来生,就又有了老死。这十二因缘,是一切众生怎么样做的众生?怎么样又没有的?就是这个,所有的人类和一切众生都包括在这个理论里头。
这个独觉的人,他看十二因缘这种循环无端、没有停止的时候,他觉得很痛苦的,所以就修道。修道嘛,就要了生死、脱轮回,把这轮回脱去了,生死的轮也息了,所以就证果,叫独觉,这是二乘人。声闻、缘觉,缘觉又叫独觉,这叫二乘。
所以行这个声闻和独觉乘者,这个「乘」就是这一类的修行人,怎么样呢?这是不究竟法,到这个二乘,分段生死是了了,变易生死还没有了。所以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就发愿,「皆以大乘而安立之」:说,「若有修小乘的,我就教他们从小乘而搬家,搬到大乘的道路上,回小向大,发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成佛的心。」
第五大愿。愿我来世得菩提时。若有无量无边有情。于我法中修行梵行。一切皆令得不缺戒。具三聚戒。设有毁犯。闻我名已。还得清净。不堕恶趣。
我们众生到现在,还有这么多人没有完全堕落三恶道,都是因为有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的关系。如果不是有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在世界上,所有的众生恐怕早都去堕地狱、转饿鬼、做畜生了,在三恶道里边,做人就很困难。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愿力,无论你做的是十恶不善、开斋破戒、不修善法,你若能听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万德的洪名,就会消除你的罪业,能离苦得乐,了生脱死。
什么原因呢?就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,他在因地早就知道我们众生,多数都是不持戒律的,多数都是在这儿善恶夹杂,分不清的;就像那个土、水在一起和泥,和得乱乱糊糊的,没有法子分出哪个是水?哪个是泥?这个水呢,就是智慧;那个泥,就是无明。持戒律就是返本还原,恢复本有的智慧;不持戒律就是好象那个土、水在一起和泥了似的;里边也有智慧,但是露不出来,都被这个无明给遮盖住了,于是修行也不容易修成,也不容易持戒律。
药师琉璃光如来知道我们众生这种习气毛病,所犯的这个错误,于是乎他就发愿了,所以他「第五大愿」说,「愿我来世」:等到我将来成佛的那个时候,「得菩提时」:我成了佛之后,「若有无量无边有情」:无量无边,这里头你也包括在内了,我也包括在内了;你也在无量无边以内,我也没有跑出无量无边以外去,所以都是在这数目里头,怎么样呢?就是「于我法中,修行梵行」:这个佛佛道同,我法就是佛法。在佛法里边,修梵行者,梵行就是清净行。清净梵行,就是严持戒律。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」:无论谁在佛法里头修行,我的愿力是令他们都得到完整无缺、圆圆满满的戒律,持戒圆满,守戒清净,犹如那个满月一样,丝毫也没有缺陷。
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: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