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药师经》释义(二)
善恶就在一念间,一念善就可以脱离无量的恶苦,一念恶无边的灾难就会从天而降。所以在当世的当下,我们要掌握自己的起心动念。来了该承担的就直下承担,不抱怨。
有句话:人在家中,祸从天降。有人怎么也想不通,这一世没做坏事呀,对得起别人啊。有的在单位遭到别人的嫉妒,不光嫉妒还要从位子上把他弄下来。大家都是在这种迷茫困惑当中走到庙里来了,这时候他的佛缘在无始劫就结好的,不通过这种方式他是不会进庙的。很多人一帆风顺,让他学佛,那是天大的笑话。他说我事业这么好,佛帮我什么了,什么也没帮我,都靠我自个。从表面看他的话确实有道理的,很有说服力,都是自己起早贪黑挣来的。其实这都是因果呀,正因为前世修庙铺路才有今世的风光啊。
很多农民企业家学问并不大,为什么就能挣几千万、几个亿?为什么那么多博士博士后挣不到钱呀?很多给农民企业家打工去了,这就是一个人的福报问题。
『盲聋喑哑。挛躄背偻。白癞颠狂。种种病苦。』盲,为眼根不具;聋,为耳根不具;喑,为喉舌不充,发音不亮,声音嘶哑;哑,不能声响,舌根全坏,为哑巴,所以喑哑总为舌根不具,但喑也与鼻根有关联;挛,佝曲,两手挛曲不直;躄,两足俱废;背偻,身驼不直。白癞,即麻疯,疥癞为小疮,白癞病则坏及诸根,以上都为身病。
颠狂,为精神病;狂、即狂乱,神经反常,举动失检,丧心病狂。有一种叫羊角风,一旦犯病的时候,满地的滚,抓自己的皮肤,一是虐待自己,二是虐待别人,身心受苦。
以上种种病苦都是六根中反映出来的,从这里我们观其因果,也是纠正我们的言行。从因果律来讲,盲,在上辈子给人家指错路,本来往东非说往西,这辈子也让你尝尝这个果,让你的眼睛看不到东西。聋,上一辈子,让你去做证人的时候,不去帮助人家,却做了种种坏事,这次也让你聋。喑,上辈子胡说八道,诽谤正法,让你声音嘶哑。哑,干脆就说不出来话来。四种缺点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,大家就可以分析了,这人上一辈没做过好事,没说过一句好话,当面骂人,背后也要骂人。
大家平时要多说好话,不要挑拨是非,别人有是非的时候,不掺入而是去平息是非,你的果报就会非常好。如果人家没有那么大事情,你说出天大的漏洞来,这两人反而成为仇人。一言兴邦,一言丧邦。身口意一定要守,才是真修行人啊。
『种种病苦。闻我名已。一切皆得端正黠慧。诸根完具。无诸疾苦。』听闻药师佛的名号,不是给放一段音乐或念一声名号病就能好,是要去相应药师佛,修药师法。真正的身心皈依佛,才能与佛相应。不能说从来没有听闻过佛,也没有听闻过法,对因果都不懂,犯错误之后就开始说,佛来救我吧,这样是不行的。不管是哪种病苦,要修药师法,要与药师佛相合相应才能得到解脱。
黠,为灵巧。慧,为聪明。只要修药师法与药师佛相应,都会让你变成灵巧聪明的人,并依药师佛果本誓之力,获得正报庄严,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具足,没有疾病。
很多人一生大难没有,小难不断。如果修药师法门,相应了药师佛,一切疾病痛苦都会没有,不管是身体上的,还是心理上的都没有了,因为药师佛满你的愿。
第六大愿叫诸根具足愿,让凡夫身体健美,六根具足。
【第七大愿。愿我来世得菩提时。若诸有情。众病逼切。无救无归。无医无药。无亲无家。贫穷多苦。我之名号。一经其耳。众病悉除。身心安乐。家属资具。悉皆丰足。乃至证得无上菩提。】
第七大愿是针对第六大愿又补充的说,叫身心康乐愿。身体健康,六根具足,身心康乐。很多人虽然诸根具足,但是身心不乐,不知道一天到晚都忙些什么,虽然很有钱,也很有地位,但是身体和心都不快乐。有些人是心快乐,身不快乐;有些人是身快乐,心不快乐;有些人是身心都快乐。所以说第七大愿在第六大愿基础上又补了一句,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具足快乐。
药师佛的愿力非常的殊胜,六根具足了还不算完事,还要让众生身心安康快乐。
不少人说,我也没什么不快乐的,也没什么快乐的,学佛法也没觉得快乐,学其它的也没觉得不高兴,这种人不是真的学佛法,只不过看了几本书,明白了几个名词而已。
真正的修行人,身心是沉浸在法喜之中,言谈举止自然能流露出喜悦来,一种无形的磁波就会影响到周边的人,都会自然而然的想与他说话,想与他一起分享快乐,这才是修行人所具有的状态。
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: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