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--宣化上人(三)(5)
「若昔人中」:假设这一类的众生,他在往昔做人的时候,「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」:他偶尔在一个机会里边,听见过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。「由此善因」:就借着这种善的因、善的种子,「今复忆念」:今生就能想起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了,「至心归依」:那么用这个至诚恳切心,来归依药师琉璃光如来;「以佛神力」:以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大威神力,这个大愿的神力,「众苦解脱」:这一切的苦恼就都得到解脱了,就都没有了,消灭了。
「诸根聪利」:六根都聪利,就是眼睛看东西也看得非常清楚;耳朵听声音也听得非常清楚;鼻子嗅香味也分别得很清楚;那么舌尝好味和不好味、可口不可口,也是非常地明白这个味,有这种的智慧;那么身也很灵敏的,身觉触,这个觉的智慧也有;意缘法,意里边这个智慧也是时时现前,记忆力非常之好的。诸根聪利,又聪明,又来得很快的!
「智慧多闻」:又有智慧,又懂得很多的道理,博闻强记,「恒求胜法」:他总是往前求进步,不会得少为足,不会说:「喔!我已经够了,我自己休息休息了!」不会的。这个有善根遇着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众生,他不会懒惰的。「常遇善友」:时时都遇着善友、善知识来帮助自己。「永断魔罥」:永远把这个魔王的眷属都脱离了,不被这个魔的罥网所捆缚。
那么「破无明壳」:最要紧的,我们学佛法的人要破无明壳。这无明就是像那个鸡蛋的壳子似的,把你隔得,你在那个壳子里边,外边什么也不知道!那么混混沌沌地就在这个无明壳子里,也不知不觉,就在那打起这个妄想了,你想做一个什么坏事,它自然而然地就想这种坏念头,这都是无明壳。这个无明壳就像那个鸡蛋似的,在里头混混沌沌的,不清楚。
「竭烦恼河」:竭就是干了,把那个烦恼河都干了,「解脱一切生老病死」:解脱一切生老病死苦的问题,和这个生老病死都脱离关系了。「忧愁苦恼」:和一切忧悲苦恼、忧愁烦恼也都脱离关系了,所以常常是常乐我净,在这个涅槃四德里边住着。
※ ※ ※
那根本的脾气不是从吃东西来,也不是从天来的、地来的,也不是从什么气候来的,就是从自己这个无明来的。这个无明从什么地方来的?就是自私在后边那儿作怪,所有的烦恼,都因为自私在后边那儿支持着,所以就有很多脾气、很多烦恼。就是怕自己吃了亏才发脾气,怕对我有所损害,所以才要发脾气、要争。如果你不争了、不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,什么脾气都会没有了。
观音菩萨因为他慈悲大,你谁称他的名号,他就解决你痛苦的问题,他和一切众生都有大因缘,都特别有缘。所以想和观音菩萨结结缘嘛,就多念他的名号,自然这光就合了。那么地藏菩萨呢,他愿力大,他不忍看每一个众生在那儿受苦,因为他有这一种的愿力,我们借着他这个愿力,称扬他的名号,他也就用他这个大威神力,来接我们早成佛果。观音菩萨的大慈悲,地藏菩萨的大愿力,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和地藏菩萨,自己登一个广告在佛经上来宣传自己呢?不是的!这是佛真语、实语、如语、不妄语,亲口所赞叹的,所以我们才知道,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这种大慈悲和大愿力。
复次。曼殊室利。若诸有情。好喜乖离。更相斗讼。恼乱自他。以身语意。造作增长。种种恶业。展转常为不饶益事。互相谋害。告召山林。树冢等神。杀诸众生。取其血肉。祭祀药叉罗剎婆等。书怨人名。作其形像。以恶咒术而咒诅之。魇魅蛊道。咒起尸鬼。令断彼命。及坏其身。是诸有情。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。彼诸恶事。悉不能害。一切展转皆起慈心。利益安乐。无损恼意及嫌恨心。各各欢悦。于自所受。生于喜足。不相侵陵。互为饶益。
这一段经文说的是以正胜邪,以真息妄,所以说「复次,曼殊室利」:释迦牟尼佛说:文殊师利,我再给你说一次,更详细一点。「若诸有情」:假设世上所有一切的有情众生,「好喜乖离」:乖,就是违背一切的真理;离,也就是违背真理,就是不合理的事情。就是以是为非,以非为是,以白作黑,以黑作白,无理取闹,强词夺理,这都叫乖离。因为他拿不是当理讲,强词夺理,以这种势力来压迫没有势力的人。
「更相斗讼」:斗讼,就是到法院那儿去打官司。法院本来是一个最公平的地方,结果他到那个地方强词夺理——没有理,他也讲出个理由来;应该犯法的,就变成不犯了,变成合法了。所以这样子就颠倒是非,泯灭真理,把真理泯灭了,没有了,这叫更相斗讼。斗就是在这个法院输了,他又上高等法院再去上诉;高等法院又输了,又到最高法院去上诉。上诉究竟输了、赢了,这都在两可之间;可是他就要这样去斗去,斗到死他也不罢休,这叫更相斗讼。
「恼乱自他」:他令自己不安乐,也令其他人不安乐。「以身语意,造作增长」:以自己这个身来造杀、盗、淫;以这个意念来犯贪、瞋、痴;以这个口就犯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、两舌这四恶。十恶都犯了,身杀、盗、淫他也犯了,意贪、瞋、痴也犯了,口里绮语、妄言、恶口、两舌都犯了,这叫造作增长。那么本来是很小的一件事,他弄得很大的,以这个身语意就造作增长「种种恶业」:不是一种,这包括世界上所有种种的事情,他都来造恶业。
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:
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